个人电脑不仅是个人办公与信息储存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网络社会最便捷、最高效的大众媒介工具。它在拓展我们生活与交流空间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不可预测的危机。2008年新年伊始被炒得轰轰烈烈的香港艺人 “艳照门”事件,作为娱乐圈的个案,也许只是给大家茶余饭后提供一些消遣的八卦谈资,但是一个更为普遍性的个人信息安全课题却日益严峻地摆在公众面前:消费者网银账户、信箱密码、亲密照片、投标文件、虚拟资产、私人书信等数据信息频频因黑客植入的后门或木马病毒而遭到窃取,只是因为我们不是“陈冠希”,所以才没有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如何才能保障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不受到非法的窥探? / Y) B* p( _' A$ a. C K0 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