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国际空间站十佳地球照片:火山喷发场面壮观

国际空间站十佳地球照片:火山喷发场面壮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 10:10  新浪科技
$ d+ M1 Q! Y1 S8 p1 [5 k  导语:美国宇航局网站4月21日公布了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的十佳地球照片,展示了从距地面240英里的国际空间站上俯瞰地球的壮观画面,使我们能够以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看到这个神奇的蓝色星球。( f7 @; g1 c; `2 u, J& h% c* O
  以下就是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到的十佳地球照片:3 |7 x  t8 Q9 d5 U
  克利夫兰火山喷发壮观场面
: \# \2 U2 c& K+ l6 v9 u5 R. f1 p- w" S1 p

克利夫兰火山喷发壮观场面
2 z& l3 F1 f7 A3 e& l

  这张照片是2006年5月23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13”任务成员拍摄到的,是克利夫兰火山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喷发。美宇航局空间站科学官、飞行工程师杰弗里·威廉姆斯于阿拉斯加当地时间下午3时(格林尼治时间23时)第一时间向阿拉斯加火山观测天文台作了汇报。照片是在火山喷发不久拍摄到的,捕捉到烟柱从火山口由西向西南方向移动的镜头。这次喷发时间相对短暂;烟柱在两个小时后即从克利夫兰火山口彻底消散。
' C* y/ w2 l$ G# n# h' q  “环礁项圈”
2 ~- Y: [7 ^  G3 V4 [+ Q, n( `% B# q3 Q% _, W8 u- o/ B9 T

“环礁项圈”

  这张照片上的独特景观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努库罗环礁(Nukuoro Atoll),由国际空间站“远征13”任务成员于2006年5月31日拍摄。努库罗环礁位于赤道以北(北纬3.85度,东经154.9度),属卡罗琳群岛的一部分。卡罗琳群岛一直延伸至太平洋西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概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北,关岛和特鲁克群岛的东南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是联合国托管地区,由美国负责管理。联邦由607个岛屿组成,努库罗环礁位列其中。约900居民生活在努库罗环礁之上,环礁湖的直径为6公里。& J6 ]2 E: x+ F' D9 {' Q9 Q6 I
  照片显示,这块沙质环礁由42块截然不同的植被构成。一块块植被位于努库罗环礁东北和以东的位置,环礁正好对着从东面刮来的大风。另外,照片还显示,位于面积最大的一片森林地带的内陆地区的田地和居民区并不会被风吹到。这片内陆地区的表面可能较海平面略高一点,因为是沙丘最先在迎风的斜坡上堆积而成,湖滩上的沙子会在此随风流动。相比之下,努库罗环礁湖中的湖水倒是出奇的平静。湖中露出珊瑚头,这算得上是这张照片的一个静点了。* F7 ]- T9 R1 i* s/ B, I* o
  弯月惊现地表
: o8 o8 p& s* u/ Y7 c  l
, R& L- D2 L+ m% @$ f; r' z

弯月惊现地表

  这张照片是2003年7月27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7”任务成员拍摄到的,是地表边缘部分转入橙色对流层的镜头。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最低、也是密度最大的部分。对流层忽然在对流层顶处(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的界限)消失,在这张照片中,对流层顶是橙色和蓝色大气之间的色彩分明的分界线。银蓝色闪闪发光的云处于地球对流层上面,并渐渐向远方扩散。一轮细细的弯月如镰刀一般在照片右上方清晰可见。
' }% l$ k; M/ L! T+ O3 U( B  洛杉矶美丽夜景' ?, D0 k# E  x

# _& q- B7 \+ v8 R! ?4 n# ^

洛杉矶美丽夜景

  这幅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市夜间美景的照片是2003年3月10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6”任务成员捕捉到的。城区北部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区域,那便是坐落在圣莫尼卡山脉南麓的好莱坞。靠近海岸的亮点,则是洛杉矶国际机场和长滩造船厂的港口设施。位于阿纳海姆的迪斯尼乐园的明亮灯光同样在照片中显得很突出。8 n; \5 e* ~( B- X$ ?, }
1 t2 ^$ ?0 {" ?
壮美的北极光/ \7 o2 J& X8 I, R: ]0 H

( K" M5 L  N+ T* y. _5 s

壮美的北极光" `5 t8 W0 f0 L* C4 I8 C& e

  这张照片是2005年8月31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11”任务成员用高清晰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上空的北极光和照明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如果当时是白天,相信东波罗的海部分地区同样会出现在照片中。当时,国际空间站正处于北纬50.6度、东经15.1度的高空。在这种照片上,一轮依稀可见的盈月渐渐远去,而月亮右下方熠熠生辉的一串星星则属于巨蟹星座的鬼宿星团(亦称蜂巢星团)。照片右侧的行星是土星。$ n: j8 U  V% x+ {0 c& Y
  月球穿越地球边缘5 a# X% f9 }2 j7 Z+ I) V: w

3 ]$ x- C1 C+ m4 ~

月球穿越地球边缘

  这张照片是2001年8月8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2”任务成员用高清晰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捕捉到了贫瘠月球穿过地球边缘的珍贵镜头。由于当时没有大气,月球的边缘也不存在,结果,在浩瀚的太空背景下,月弧边缘如此清楚地映入眼帘。从太空捕捉到的一些最为壮观的地球美景都是有关地球边缘的图画。从侧面看,地球如同一个扁圆,地球大气则像是笼罩在扁圆周围的晕轮。这个炽热的晕轮即被称为边缘。从卫星、航天飞机甚至是月球上俯瞰地球,遮蔽地面无限生机的明亮气体云层也许让人印象深刻,但此类照片似乎并不会引发我们的兴趣。
* I$ P/ B1 L7 N- c  斜视喜马拉雅山
5 e4 u' r, W$ m+ S" v. I# v
- P, v& V3 M4 G% T& I+ F2 k, m) n

斜视喜马拉雅山

  这张照片是2004年1月28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8”任务成员拍摄的,照片上的珠穆朗玛峰和马卡卢峰的黑白色彩交相呼应。由于当时身处相对卫星而言的低轨位置(200海里,360公里),能透过任何角度俯瞰空间站窗外美景,任务成员便对地球拥有独特的视角。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充分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青藏高原上空捕捉到这幅喜马拉雅山脉的斜视图。乍看上去,有人可能认为照片是从飞机上拍摄的,如果你清楚马卡卢峰(图左,海拔8462米,合27765英尺)和珠穆朗玛峰(图右,海拔8850米,合29035英尺)处于商业飞机飞越的最高点,那么就会明白从飞机上永远看不到这一幕。
% a) V+ g- ~; b0 g( d, q! y  绿色极光独舞+ p% O8 X  T5 [

- p7 F9 `; r. }) t' s; q( O' Y. Y

绿色极光独舞

  这张照片是国际空间站“远征6”任务组于2003年2月16日日落后拍摄到的,捕捉到绿色极光在地球日落一面独舞的罕见镜头。日落产生的红色光和蓝色光照亮了西侧的空气层。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当时用高清晰数码照相机58毫米镜头拍摄了这幅图片。因为极光总随着地球磁场活动,当氧原子和氮原子在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的轰击下开始发光时,地球两极就能看到忽明忽暗的壮丽极光。$ c$ d# ~' F& Z% k
冰雪阿尔卑斯山
) R* i/ S$ z- A& P$ k  @. V6 O- C5 Q0 w) e

冰雪阿尔卑斯山

  这张照片是2006年9月5日,由国际空间站“远征13”任务成员拍摄到的,照片上出现的壮观山川是瑞士伯尔尼段阿尔卑斯山。令人敬畏的阿尔卑斯山脉横跨中欧部分地区,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七国均宣称阿尔卑斯山脉经过本国领土。位于瑞士西南部的伯尔尼段阿尔卑斯山的冰川美景在照片中让人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声。照片拍摄时国际空间站正飞行在法国科西嘉岛和意大利之间的地中海上空,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正由北向西北俯视,这种斜视的视角赋予了这幅照片一种透视图的感觉。独特的视角令阿尔卑斯山脉最低点更加凸现。
' @# c6 u1 V6 i2 Q% A% Q. B  阿尔卑斯山脉三座较高的山峰清晰可见——少女峰(海拔4158米)、门希峰(海拔4089米)、艾格尔峰(海拔3970米)。少女峰的东南侧是阿莱奇冰川,贯穿阿莱奇冰川、与少女峰轴心平行的黑色中碛(medial moraine)清晰地将这条冰川标了出来。这条冰碛由岩石和土壤碎屑形成,而岩石和土壤岩屑则是由位于少女峰和门希峰峰顶附近的三个高山冰川收集而来——在这些流动的冰块混合形成阿莱奇冰川时,岩屑堆积在冰川中央,沿着冰川流动方向被卷走。* x6 y3 \$ d6 \8 E% o" d, w) P
  据地质学家们介绍,位于西北方向的布里恩兹湖就是由阿勒河和卢茨奇尼河的流动冰和流动水的活动形成的,最深处达261米。布里恩兹湖的生态系统特别脆弱,湖中白鲑鱼1999年几乎全部灭绝就证明了这一点。据科学家解释,造成白鲑鱼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原因可能有许多,比如与上游水力发电厂活动有关的湖水日趋混浊,以及由于担心水质所造成的磷的减少。磷是湖中藻类的重要营养物,而藻类反过来又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 k' m+ K% i* R3 n% E- I
  灰白熔岩原
9 A2 {: Z! T0 }7 v0 n+ s; Q- ]2 j; G* g4 }: O
2 Y5 V* I! K7 [- r

灰白熔岩原3 q+ f8 W' H/ |# K* [' D

  这张照片上的壮观画面是沙特阿拉伯的哈拉特喀巴尔(Harrat Khaybar)熔岩原,由国际空间站“远征16”任务成员于2008年3月31日拍摄。阿拉伯半岛西部不仅包括大片沙地和砂砾,还有称之为“haraat”的广阔熔岩原(lava field),其中一处就是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的哈拉特喀巴尔,大概位于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城东北137公里处。据科学家介绍,这块熔岩原是过去500万年火山沿着100公里长的南北向线状通风系统喷发所形成的,距今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发生在公元600年至700年之间。
9 ~7 L! M1 }" L4 e  哈拉特喀巴尔涵盖多种多样的火山岩石类型和引人入胜的地貌,其中几种地貌可在这张照片中看到。奎德尔山是由黑色、溢流的玄武岩流经过几代时间形成的;熔岩流围绕在322米高的层状火山周围(Jabal在阿拉伯语中翻译成山脉的意思)。阿布亚德山(照片正中间),由粘性更大,富含硅石的流纹岩形成。尽管我们在课本中见到的奎德尔山是一个呈锥状的成层火山,但阿布亚德山却是一个熔岩穹丘——一个由密度更大、更凝固的熔岩流组成的圆形大块头。在西部(上面中心位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巴伊达山。巴伊达山呈对称状,是由凝灰岩构成的圆锥体。- k; i# |* y' J/ Q+ }" o* }# c
  这导致湿润的、具有粘性的火成碎屑沉淀物形成,火成碎屑沉淀物能堆积成一个陡峭的锥形结构,尤其是沉淀物快速凝固的时候。巴伊达大坑的白色沉淀物(照片南侧另外两个地方)形成于沙子和淤泥,它们堆积成浅浅的一层。哈拉特喀巴尔的锥形凝灰岩的存在以及显示有水存在的其他火山特征表明,当地气候在火山活动的几个时期十分湿润。不过时至今日,该地区的气候极为干旱,每年几乎都没有降水,造成大片土地几乎完全没有植被。(杨孝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
【捌玖网络】已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