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本站免费赞助空间请点这里
返回列表 发帖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图文)

  南非金属凹槽球
) f; M: y& G" U$ ~3 l" F( @, Z# _2 a0 X7 z# B/ s% Z
  十几年前,南非的矿工挖出一些神秘的金属球。其起源无从得知,这些球直径大小约为1英寸,其中的一些球的“赤道”附近刻着三条平行凹槽。这种球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心的蓝色金属夹带白色斑点;另一种是空心的,内部填充柔软的白色物质。据说这些金属球是在前寒武层中被发现的,距今已有28亿年之久!
( ?; s& K4 Y  m4 J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图文)_[点击查看原图]; g: ^# N8 d" P8 m! `/ q. ~' F
8 }; q! V% z% I  m3 w
  金属球来自南非德兰士瓦省Ottosdal附近的叶蜡石矿中。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共有两种:埋藏较浅的球暴露在叶蜡石中,是针铁矿结核;埋藏较深的球没有碰到叶蜡石,是黄铁矿结核。地质学家认为叶蜡石的来源是史前沉积的黏土或火山灰,那些沉积物在埋藏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慢慢变成了叶蜡石,地质上叫“变质作用”;黄铁矿结核是黄铁矿的一种常见的存在形式,也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针铁矿结核(FeO(OH))则是黄铁矿结核(FeS2)遇到叶蜡石(Al2Si4O10(OH)2)后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在以上这些物质中,只有黏土或火山灰是28亿年前的,叶蜡石和黄铁矿结核的年代都要晚一些,针铁矿结核比黄铁矿结核的年代更晚。( }7 u0 Z; ~  \( z/ l3 m  u
  据说其中一些金属球上有环行的凹槽,但天然形成的结核上没有凹槽,因此有人认为它们代表了一个史前文明。当然我们还可以假设,有人事先在一些铁结核上雕刻好凹槽再埋入地下,但是经过亿万年的变质作用,那些凹槽都会被抹平。实际上,在强大变质所用下,没什么东西能保持原样。所以当现代的你看到了这些凹槽,便可以说:它们确实是人造的,但时间在铁结核被挖出来以后。谁,为了什么,做了这些球,现在还不能得知。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兰察(Olancha),华莱士?莱恩(WallaceLane)、迈克?麦克塞尔(MikeMikesell)和弗吉尼亚?马克塞(VirginiaMaxey)3人共同经营着一家出售纪念品与宝石的商店。1961年2月13日,3人前往科索(Coso)山采集晶石。晶石是一种球形、中空且有水晶条纹的石头。在接近科索山顶峰的地方,麦克塞尔第一个发现了一块极其坚硬的奇特晶石,此处海拔约1300米,高出干涸的欧文斯(Owens)河床110米。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几乎弄断了一把新的金刚石锯条后,麦克塞尔并没有看到大多数晶石都有的特征,切口处的情形似乎更像是某种机械装置的残骸:最外层是黏土、卵石和化石的混合物,接下来是质地非常接近于被腐蚀的铜的六面体,包着一层类似瓷质的白色物质,最中心部分是一个2毫米的亮铜色磁性金属轴。这个结构让人觉得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造物品,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索的晶石可以追溯到距今50万年前。
* _3 u. h8 a3 n; V7 c% n% Q[点击查看原图]
; Z2 m' q- p5 ^# s/ f
/ H  _/ |, e: Z6 U: o  专家的解释& ]( _! w( D$ u+ v9 a; @; ^

5 F& Z4 y2 [( j! D" }) D  现在,石头中包含的这种神秘物质已经广为人知:它是一种内燃机上用的老式火花塞。它也被美国人正式定名为“科索的人造物品”(CosoArtifact)。不过仍有许多人认为,科索晶石是一种“欧帕兹”(OOPARTS,OutofPlaceArtifacts的缩写),意即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土的加工物。这个词是美国博物学家伊万?桑德森(IvanSanderson)创造的,主要针对近些年来从古老地层中掘出的、已如动植物化石般的人造物品。桑德森盲目地认为这些物体非同寻常,并指责科学家们对事实的隐瞒,即地球上生命的出现要远远早于人们的想象,更异于书中的描绘。因此,也不排除有外星人的造访。 & e. N% Y3 D; Y% R4 A. ?5 v) O4 F6 y
[点击查看原图]
9 E4 k- S5 k$ w( P+ Z
) ^: q; `9 H, Q6 Z4 c/ Q' l  这种石头可谓第一个“正式的”欧帕兹。不过,随着研究的开展,它的神秘面纱日渐褪色。一位地质学家在分析了它的化石状外壳之后,断定它已经有50万年的历史。这位科学家的身份始终不为人知,而且他的评论也从未见诸于正式的出版物中。但可以肯定,这块石头不是真正的晶石。石头里另藏两件坚硬的物品,像是一只钉子和一个垫圈,这些无疑是比较现代的东西。石头的发现者们将其送到了专业协会,拍摄了很多照片并作了X光测定。测定的结果证实它的确是机械装置的一部分,但奇怪的是X光片显示出中心金属轴的一端已被腐蚀,另一端却有类似弹簧或者螺旋纹似的结构。欧帕兹假设的支持者认为它不可能是一个火花塞:因为现代的火花塞根本不会有像弹簧或螺旋终端的结构。西北太平洋怀疑论派(PacificNorthwestSkeptics)的皮埃尔?斯特龙伯格(PierreStromberg)和保罗?海因里希(PaulHeinrich)的努力终于使这件事有了柳暗花明的转机:他们把这些照片和X光片寄给了美国火花塞收藏者协会(SparkPlugCollectorsofAmerica)。协会的主席查德?温德姆(ChadWindham)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在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比对之后,于1999年11月得出结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火花塞。他还找出了它的模型:1920年的一件样品。他的解释同时澄清了类似弹簧或螺旋终端的那一部分的功用:这些螺旋起一种“平衡套”的作用,被用来均衡陶瓷和金属轴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之差。温德姆的解释还与另外一个细节相吻合,那就是据文件记载,发现神秘晶石的地区在20世纪初是采矿区,可能就是当时使用了配备有老式内燃机的机械,火花塞落入较深的地方,与矿石共同融合而形成了这块令人费解的石头。

TOP

返回列表
【捌玖网络】已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