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3
- 帖子
- 88
- 精华
- 0
- 积分
- 292
- 金币
- 69
- 威望
- 0
- 贡献
- 0
|
7楼
发表于 2008-3-13 16:31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各种芯片组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FSB): ; I5 _4 n- |5 R/ @5 q% |: N+ o
! ]/ z+ o$ V9 xIntel平台系列 0 V: \; L* i# f4 ~+ q
/ f% p3 _* c) |. x/ tIntel芯片组: ( O# o/ r. _/ x% h; A
845、845D、845GL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845E、845G、845GE、845PE、845GV以及865P、910GL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而865PE、865G、865GV、848P、875P、915P、915G、915GV、925X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925XE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1066MHz,这是目前PC机最高的前端总线频率。 2 l x9 A( }1 v* n) g
- \7 D- M0 T+ Y, {' v( RVIA芯片组: * G0 v: V0 p# }4 ~. X* V4 z
P4X266、P4X266A、P4M266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P4X266E、P4X333、P4X400、P4X533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PT800、PT880、PM800、PM88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
# n# m# q' {' r% S
1 q' X! o6 g, lSIS芯片组: ! Z$ q& v: P2 L+ V" N) s
SIS645、SIS645DX、SIS65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SIS651、SIS655、SIS648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SIS648FX、SIS661FX、SIS655FX、SIS655TX、SIS649、SIS656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 9 ^* `1 \2 e( \3 U2 B) c
6 k* y# ~# R- E# J% A8 E( MATI芯片组:
1 r3 |* i, D; b7 i5 c- gRadeon 9100 IGP、Radeon 9100 Pro IGP、RX33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
e8 Z, K3 a5 ^, z
! v# w: {" h7 ^! ~' D( Z- I- SULI芯片组: 1 K1 x( a' u' k6 I, o
M1683和M1685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 2 E: s' E) W9 f$ x- H8 ~
, W5 x z$ n/ O4 M
AMD平台系列
6 p8 [( |3 }/ f
' N" g! j, B7 `2 _, } ]VIA芯片组: ; w2 T! R0 t( |
KT266、KT266A、KM266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266MHz,KT333、KT400、KT400A、KM400、KN40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333MHz,KT600和KT88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 ( p+ ]9 h2 z) [+ O5 f5 F. T7 R
0 `' D( e$ }2 ~" uSIS芯片组:
s' Z* s2 |9 y2 x! F. X, MSIS735、SIS745、SIS746、SIS74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266MHz,SIS741GX和SIS746FX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333MHz,SIS741和SIS748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
1 X, A* D& g G. G$ J/ A# P) q$ M6 u7 S) ^; z2 @ o6 N% ~& f
Uli芯片组: 7 E0 u" C- z8 V3 D
M1647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266MHz。 $ E z/ l7 Y: z1 h7 D7 A6 ]
1 i; c) M, p5 v1 K' a
nVidia芯片组:
! I/ z* z, [6 B, P* m) Y+ F" InForce2 IGP、nForce2 400和nForce2 Ultra 400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
: C( ?* Y: z" ?$ [此外,由于AMD64系列CPU内部整合了内存控制器,其HyperTransport频率只与CPU接口类型有关,而与主板芯片组无关,所以其HyperTransport频率的区分是相当简单的:Socket 754平台的HyperTransport频率是800MHz,Socket 939平台的HyperTransport频率是1000MHz,而Socket 940平台的HyperTransport频率也是800MHz # f) m* p2 v: k- {8 T5 s8 J* H
% ]2 l# w- o0 K6 z主板结构
' c- }3 d) H! e, A* {* d
% V. y" m) p* \& l. R' @* O8 } 由于主板是电脑中各种设备的连接载体,而这些设备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板本身也有芯片组,各种I/O控制芯片,扩展插槽,扩展接口,电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制定一个标准以协调各种设备的关系是必须的。所谓主板结构就是根据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状,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标准,所有主板厂商都必须遵循。 I8 ?+ b1 F% Q0 q
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NLX、Flex 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4-6个,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 ATX又称Mini ATX,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3个或3个以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英特尔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1 p. s; e; A1. AT
6 I. p# x! ^( [; ?7 s& T+ k- J2. Baby AT 9 f' J! u) T j
3. ATX
1 H4 J% y* n$ [6 h' u4. Micro ATX / }- M$ `8 J/ L
5. BTX
B# z9 J1 X, c* B8 M
% C/ P. [( d" ?* h5 a2 _" VAT结构
' w( x1 z$ r& G7 u: V; r. `. l% B1 o/ C( u' c7 T
在PC推出后的第三年即1984年,IBM公布了PCAT。AT主板的尺寸为13"×12",板上集成有控制芯片和8个I/0扩充插槽。由于AT主板尺寸较大,因此系统单元(机箱)水平方向增加了2英寸,高度增加了1英寸,这一改变也是为了支持新的较大尺寸的AT格式适配卡。将8位数据、20位地址的XT扩展槽改变到16位数据、24位地址的AT扩展槽。为了保持向下兼容,它保留62脚的XT扩展槽,然后在同列增加36脚的扩展槽。XT扩展卡仍使用62脚扩展槽(每侧31脚),AT扩展卡使用共98脚的的两个同列扩展槽。这种PC AT总线结构演变策略使得它仍能在当今的任何一个PC Pentium/PCI系统上正常运行。 , r" C8 V. J. m% {1 \; m
PC AT的初始设计是让扩展总线以微处理器相同的时钟速率来运行,即6MHz 的286,总线也是6MHz;8MHz的微处理器,则总线就是8MHz。随着微处理器速度的增加,增加扩展总线的速度也很简单。后来一些PC AT系统的扩展总线速度达到了10和12MHz。不幸的是,某些适配器不能以这样的速度工作或者能很好得工作。因此,绝大多数的PC AT仍以8或8.33MHz为扩展总线的速率,在此速度下绝大多数适配器都不能稳定工作。 |
|